公告信息

媒體中心
首頁 >> 媒體看太鋼
中國冶金報:太鋼:科技創(chuàng)新 沖擊巔峰
來源: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作者:黃傳寶 時間: 2016-07-26
2008年5月,太鋼不銹鋼材經銷協(xié)議戶肖屹巍將一面寫有“與太鋼同行,實現(xiàn)巔峰夢想”的旗幟插在了珠穆朗瑪峰之巔。說起與太鋼的合作,肖屹巍充滿信心,“我堅信太鋼的品牌,我堅信我與太鋼的合作一定會大展宏圖。預祝我與太鋼的合作像珠穆朗瑪峰一樣達到世界的高度。”
這是對太鋼品牌的大力支持和美好祝愿,這是更是對太鋼品牌的無比信任。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34年,80余載,沐風櫛雨,勇往直前,成長為中國不銹鋼巨人,豪情沖擊世界不銹鋼第一品牌。
2016年7月17日,記者來到太鋼。雖是周日,太鋼技術中心依然繁忙。
“我們正在對高磷銅+不銹鋼復合板產品進行抽樣試驗。”太鋼技術中心主任李建民說,“這個產品用于‘人造太陽計劃’,已經開始供貨,為保證產品性能,我們正在做出廠前的抽檢,確保產品質量。”
李建民介紹,“人造太陽計劃”又稱“ITER計劃”,是當今世界僅次于國際空間站的多邊大科學國際合作項目,由中國、俄羅斯、美國、歐盟、日本、印度和韓國7方共同出資建造,總投資達110多億歐元。該計劃將集成當今國際上受控磁約束核聚變的主要科學和技術成果,是人類受控核聚變研究走向實用的關鍵一步。
長期以來,面對鋼鐵行業(yè)急劇擴張的普遍趨勢,太鋼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始終不懈地堅持特鋼發(fā)展方向,明確提出加快淘汰常規(guī)性產品,向特色化、高端化產品轉變的戰(zhàn)略思路,用品種質量決勝市場,堅持以不銹鋼為主,大力發(fā)展冷軋硅鋼、鐵路車輛用鋼等高性能系列特殊鋼材,緊盯國內外重大工程和重點領域發(fā)展趨勢,堅持把品種質量作為決勝市場的利器,依靠科技創(chuàng)新,全力增品種、提品質、創(chuàng)品牌,大力提高產品實物質量和檔次,不斷向著建設全球最具品種特色的現(xiàn)代化鋼廠目標邁進。目前,太鋼有28個品種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35個品種成功替代進口,高端產品創(chuàng)效占85%以上。
這些年來,盡管企業(yè)經營形勢艱難,但太鋼始終保持足額的研發(fā)投入,全力打造一流的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目前,太鋼已經建成由各類研究中心、實驗室、中試基地組成的完整的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體系,包括國家級理化實驗室、博士后工作站、16個科研實驗室、先進不銹鋼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先進不銹鋼材料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山西省不銹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鐵道車輛用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先后承擔了54項“863計劃”“97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及省市科研項目。
面對寒冬,太鋼“咬”定創(chuàng)新不放松,變“熬冬”為“冬泳”,一個個新的重大產品和市場突破,為太鋼注入了強勁的活力和動力,支撐著企業(yè)綜合競爭力的持續(xù)提升。
今年上半年,繼時速250公里輪軸鋼和大軸重車軸鋼順利運行測試后,時速350公里的高鐵輪軸用鋼也開發(fā)成功,打破了國外長期壟斷的局面;繼港珠澳大橋、文萊淡布隆跨海大橋之后,不銹鋼特種材料又進入武漢青山長江大橋項目建設,首次應用于我國內河橋梁主塔系梁;繼核聚變銅+不銹鋼復合板產品之后,不銹鋼擠壓件產品又成功應用于ITER(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項目;在國內率先研發(fā)成功0.02毫米厚度的不銹鋼箔帶;三類產品成功應用于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關鍵部件……
今年上半年,太鋼在鋼產量同比有所下降的情況下,實現(xiàn)了扭虧為盈。
太鋼董事長、黨委書記李曉波說:“鋼鐵是太鋼的立身之本,不銹鋼是我們的命脈。太鋼將咬定‘建設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不銹鋼企業(yè)’的戰(zhàn)略目標不放松,抓住‘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和中國裝備走出去的機遇,瞄準高端市場、重點領域、新興行業(yè),大力研發(fā)獨有的、領先的藍海產品,搶占競爭制高點,堅決打贏生存保衛(wèi)戰(zhàn),鞏固在全球不銹鋼行業(yè)的領軍地位。”